长亭科技×蜚语科技:AI代码安全的“攻防同盟”正式出道!
随着大模型进入爆发式发展阶段,生成式AI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变软件开发方式。开发者们欣喜地发现,只需用自然语言描述需求,AI就能快速生成功能完整的代码。然而,在这场追求性能的高速竞赛中,代码安全性这一关键问题却被严重忽视。
业界将大部分注意力集中在提升代码的功能正确性和语法准确性上,已经顾不上关心生成代码是否存在安全漏洞。对此,国际知名安全厂商VERACODE在其发布的《2025 GenAI Code Security Report》中进行了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研究。该报告通过80个精心设计的编码任务,全面评估了近两年发布的100个大语言模型的代码安全性。
- 安全代码生成率堪忧仅有55%的任务生成了安全的代码,这意味着在近一半(45%)的编码任务中,AI模型都会向代码中引入已知的安全缺陷。这个数据揭示了一个残酷的现实:使用AI生成的代码,接近一半的概率会包含安全漏洞。
- 功能与安全发展失衡报告显示,近两年来模型在生成语法正确代码方面的能力显著提升,但安全性水平却长期停滞不前。这种发展的不平衡,反映了整个行业对功能性的过度关注和对安全性的相对忽视。
- 模型规模与安全性误区令人意外的是,大型模型在代码安全性方面并没有比小型模型表现更好。这打破了"模型越大越安全"的常见误解,表明简单的模型扩展并不能解决根本的安全问题。
为什么大模型的编码能力提升,而安全性却难以突破?
大模型编码能力的快速提升,得益于功能正确性是一个相对明确且可量化的目标,且有明确的语法规则。相比之下,代码安全性是一个模糊、复杂且高度依赖上下文的概念。
这种明确性使得模型训练有了清晰的优化方向,可以轻松构建大量的"问题-正确答案"训练对,让模型通过海量样本学习什么是"功能正确"的代码。
但大模型的训练数据来源于互联网上的海量代码库,包括GitHub、StackOverflow等平台。这些数据源中存在一个致命问题:大量代码本身就包含安全漏洞。
当模型基于这些包含漏洞的数据进行训练时,不可避免地就会学习了这些不安全的编码模式。更糟糕的是,针对部分漏洞靶站代码仓库,模型无法区分这些代码是"正确功能"还是"安全反例",全盘收入囊中。
- 测试效率已跟不上飞驰的AI生成效率:AI大模型几秒钟就能生成大量代码,而传统安全测试依赖人工审查和固定环节检测,处理速度与AI生成速度存在数量级差异。当开发者使用AI快速迭代时,安全测试已被远远甩开,成为严重瓶颈。
- 误报和漏报随着AI代码生成速度被放大:传统安全测试工具SAST、SCA等,本身就存在误报和漏报问题,AI代码的高产出量更将这一问题成倍放大——大量误报消耗团队精力,而关键漏报则被快速集成到代码库中,形成安全债务的快速积累,安全隐患持续加深。
随着问题的严重性,国际知名大模型厂商已经开始关注代码安全问题并采取实际行动。Anthropic最近发布了自动化安全审查工具claude-code-security-review,这是一个基于GitHub Action的AI驱动安全审查工具,使用Claude来分析代码变更中的安全漏洞。该功能旨在标准化开发团队的安全审查流程,防止不安全的代码进入生产环境,并能与现有CI/CD管道集成。Snyk推出了DeepCode AI和Agent Fix功能,帮助开发和安全团队确保AI生成和人工编写的代码都能符合安全性要求。
长亭X蜚语:让安全开发进入智能时代
面对上述AI编码中的安全问题,长亭科技和蜚语科技,两个从顶级CTF赛场走向产业前沿的技术团队,两家同样流淌着攻防血液的技术型企业,正式达成战略合作,共同瞄准下一代AI代码安全的关键命题。
长亭科技创始团队来自知名网络安全战队清华“蓝莲花”战队,取得了从竞赛到实战、从国家到地方的攻防大满贯战绩,被评为“最了解攻击的防守队伍”,近年来在AI自身安全、AI赋能安全、AI原生应用、AI安全开发等方向均有布局。
前不久,在上海的世界人工智能大会(WAIC 2025)上,长亭科技发布了开源的企业级 AI Coding 神器:MonkeyCode,为全球开发者提供了一款智能又安全的编码利器,不仅写代码聪明,更能把安全能力内置在每一行AI生成的代码中。
蜚语科技创始团队孵化自上海交通大学计算机系,同样成长于网络安全顶级赛场,团队曾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和多个国内外安全竞赛冠军。
蜚语科技以人工智能与程序分析技术为核心,深耕代码安全多年,练就了一身静态分析、漏洞追踪的“内功”。不管是传统代码还是AI生成的代码,其风险都难逃它的法眼。
当长亭科技和蜚语科技“双剑合璧”,网络安全先锋牵手代码安全专家,一个擅长“AI+安全”的深度融合与产品化,一个擅长从代码底层捕捉风险。双方共同奔赴国家AI安全战略的主赛道,AI驱动的新一代智能安全开发方案就此诞生。
从开发到部署,从人工编写到AI生成,开发者们从此有了更可靠的安全底座。
从 MonkeyCode到智能安全开发体系
目前,开源的MonkeyCode,以及新一代的智能静态应用程序安全测试系统“慧鉴”已经面世,迅速获得了广大开发者的高度关注和积极反馈。
作为长亭科技在AI Coding领域的明星产品,MonkeyCode不仅在功能性方面表现出色,更在业界率先关注AI代码生成的安全性问题。
MonkeyCode即将发布全新的安全能力模块,进一步强化其在AI安全编程领域的领先地位。
MonkeyCode突破了传统"先编码后检测"的局限,能够在开发者编写代码的过程中进行实时安全扫描。这种"边写边检"的工作模式,让安全检测真正融入到日常开发流程中,而不再是“亡羊补牢”。
面对检测出的安全漏洞,MonkeyCode提供了业界领先的智能化一键修复功能。这不仅仅是简单的代码替换,而是基于对代码上下文理解与安全知识库相结合的智能修复。
这一能力的提升,更像是每位开发者身边的配备了一位智能安全专家。标志着"安全左移"理念的进一步落地。它让安全不再是开发完成后的"额外负担",而是贯穿整个编码过程的"内生能力"。
除了面向广大开发者群体的开源MonkeyCode,长亭科技即将在慧鉴(AI-SAST)产品基础上,面向金融、通信、能源、互联网、政务、先进制造等重要行业,推出“码力”智能开发与安全一体化平台。
“码力”深度融合智能编码与安全能力,通过与企业代码仓库及研发平台的无缝对接,为企业提供了集智能代码生成与补全、全自动AI工程师、智能扫描与修复于一体的安全开发解决方案,全面覆盖AI辅助编程及Coding-Agent全自动编程等多种场景的开发与安全需求,实现从“开发-扫描-修复”全流程的智能闭环。
未来,长亭和蜚语将深入合作,围绕智能代码生成、漏洞自动修复、合规智能体、供应链安全评估等方向持续推出解决方案,为企业构建更安全、更高效、更智能的AI原生开发体系。
结束语
当前,AI代码安全已不再仅是技术问题,更是软件供应链安全和数字基础设施安全的核心环节。在国际科技竞争加剧的背景下,实现AI编码工具的自主可控与安全可靠,具有明确的战略意义。
长亭与蜚语的这一合作,正是中国前沿科技企业在AI安全领域主动出击、共建防御体系的重要标志。他们从攻防中成长,也正在回馈安全的本源——让AI时代的代码,更安全、更可信,让安全开发进入智能原生时代。
相信不久的将来,开发者使用AI工具编程时,不再需要担心隐藏的安全漏洞;企业的软件供应链,不再因AI生成代码的不可控而变得脆弱不堪。
长亭+蜚语,正在推动AI时代安全开发范式的转型,打造“AI+安全”自主可控的中国方案。
在AI驱动的软件开发新时代,速度与安全并非对立选项,长亭科技与蜚语科技的合作正印证了这一点——真正的技术突破,是让高效开发与安全防护能够并行不悖。